金門館
台灣有三座金門館,分別位於艋舺(萬華)、台南安平及鹿港。金門館主祀蘇府王爺,為金門人士及福建水師所祭祀的神祇。 嘉慶年間,信士供奉蘇府王爺神祇,自台灣府城經鹿港,將神像留在此地供奉。嘉慶10年(1805)鹿港士紳許樂三命其子薄賣房舍,改建成金門館,做為蘇府王爺的廟宇。金門館原名「浯江館」,許樂三並敬獻「浯江館」匾,今懸掛於正殿。 道光11年(1831)金門館因年久失修,由鹿港遊擊溫兆鳳發起重修,同年鹿港左營遊擊劉光彩抵達鹿港任職,再倡議重修,並得到士紳的捐資,此次重修共募得1800餘圓。自道光12年(1832)2月動工,至道光14(1834)年4月完成重修。 道光14年(1834)的重修,並聘請金門籍「開台進士」鄭用錫擔任總理,參與金門館的重修,工程完成之際,鐫刻「重修浯江館碑記」,而倡議重修的左營遊擊劉光彩,則敬獻「過化存神」匾,目前懸掛於正殿。 道光28年(1848)彰化地震金門館受損,咸豐5年(1855)進行重修。此次的重修,水師軍隊參與捐資,重修完成後, 鐫刻石碑於拜殿牆面,是廟方的重要文獻。 日治時期,金門館曾於明治41年(1908)局部重修。光復後,於民國64年由管理人卓神保發起重修正殿與三川殿。民國83年6月由政府進行古蹟修復,除保留三川殿龍虎堵等舊有彩繪,其餘彩繪則由台南匠師陳壽彝、潘岳雄及和美匠師陳穎派施做。民國88年金門館舉行安座慶典,民國89年10月25日經指定為縣定古蹟。
|